電影聲音的魔法師「好多聲音」專訪,電影聲音製作流程介紹及QNAP NAS升級計劃

有關好多音樂

由知名音樂製作人陳建騏於2015年所創立的好多聲音,主要業務為電影聲音後製,凡舉電影、電視、動畫、遊戲、互動裝置、VR等…產品中的聲音需求,團隊們都能夠提供完善且專業的技術服務,成立至今參與過的作品也多次獲得金馬獎與金鐘獎的入圍肯定。 

身為知名音樂製作人,為何會想要成立電影後期錄音室?

關於好多聲音的緣起,陳建騏表示:影像聲音後製市場一直是一個很新也很有趣的領域,也想要藉由結合自己在音樂上的創作與專長,讓好多聲音成為一個更全面性、更合作無間的聲音技術團隊。

目前好多所承接的業務類型大概有哪幾種?以及好多聲音曾做過哪些較知名的案例?

主要的業務來源為電影長短片的聲音後製,但近年來在網路影音平台蓬勃發展之下也有越來越多電視電影及劇集的業務,除此之外還有動畫、廣告、遊戲音效、多媒體互動裝置等…,甚至近年來新崛起的VR影片聲音製作的也都屬於好多聲音的業務範疇之中。

好多聲音做為一家主要業務為影視聲音後製的公司,開業至今已運作四年,其間也製作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影集與動畫作品,2017年以類型動作片「目擊者」入圍了金馬最佳音效獎,同年也完成了台灣首部VR長片「家在蘭若寺」,2018年則完成了國際得獎無數的動畫長片「幸福路上」與金馬多項入圍的劇情長片「誰先愛上他的」,同年並以影集「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2」入圍金鐘最佳音效獎

 
為何影視產業會需要聲音製作專門的公司?可否概述一下⽬前好多聲音的組織架構與⼯作流程嗎?

混音師高勤倫說:在影視作品中,為了更能夠將影片中的資訊完整的傳達給觀眾,此時就需要各種聲音的元素來完成這個任務,藉由清晰的對白、適度且合宜的音效,並在音樂潛意識的渲染下,觀眾的意識便會不知不覺地沈浸在影片之中,然而這些不同的聲音元素中都各別是一門專業的工作,也因此不可避免的,這些影視作品都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來處理作品中的聲音素材。

行政業務葉宛靈提到:大部份的的聲音製作團隊都會有一個聲音指導,這個工作就像是其他行業中的專案管理(PM),團隊分工中大致上分成三個組別,分別是對白組、音效組、混音組,每個組別皆有專門技術人員負責其工作(工作項目如圖示),有些人應該會好奇為何音樂的部分不屬於聲音後製團隊,簡單來說這是因為每部作品的風格類型都不同,而導演也會有比較偏好的合作對象,所以大部分的聲音後製單位都是不包含音樂素材製作的,通常完整的音樂素材則是會在混音階段時才與對白及音效併入專案之中。

聲音後製單位通常開始工作的時間點都是必須等到剪接定剪後才能夠開始工作,當有定剪版本後會與導演及製作團隊舉行聲音的製作會議(Spoting) ,會議中會就製作內容、風格、時程進行討論,確定彼此有共同的製作方向後,接著便會開始進入正式的聲音製作期。

在聲音製作期中最早會開始遇到的素材便是現場同步錄音對白音效,經過套檔與妥善的降噪與剪輯後便能開始進行對白重配音(ADR),同時後音效及音樂也會開始進行製作及剪輯,當這些素材都備齊後便會將各別的專案檔合併後開始進入混音製程,混音期中會先進行預混音(Premix),待整體都大略完成後再與導演確認細節還有設計細節完成終混(Final mix),接著再依照各播放平台或播放環境輸出母帶,聲音製作期算是告一段落。 

儲存設備的重要性與使用上的限制

大多數的後製單位都會需要使用到儲存設備,所以儲存設備在聲音後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混音師楊以瑄說:儲存設備的條件會直接影響的就是整體的工作效率與方便性,例如遇到較大型的專案時,相對的需要的儲存空間及資料的吞吐量就會等比的成長,當你在一個順暢工作狀態中,妳一定不會想要遇到的就是因為硬碟空間不足,而需要停下手邊工作來整理備份清出一些空間後再開始繼續工作;或者是在錄音或混音時因為硬碟的反應速度不夠快造成工作影音播放不順暢;又或者你要搜尋一筆資料要等個幾十分鐘才能找到等等…,所以說當你在工作時完全沒有感覺到你有在使用儲存設備,那或許就是最好的狀態吧?(笑)。

可否概述一下好多聲音在各個工作環節對於儲存設備的需求是什麼?而這次NAS升級之前各個⼯作流程使用儲存設備的狀態?

聲音後製流程大致上分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於儲存設備的需求都有點不同,例如在對白剪輯套檔前,現場的對白錄音檔都是未剪輯過的原始素材,每個專案至少都需要200~300GB的空間來存放這些聲音檔,這時候需要的就是足夠的儲存空間,然後套檔過程中需要在這200~300GB中的資料中搜尋實際有使用到的資料並套回專案中,這時候需要的就是儲存設備的搜尋及讀取能力;而在對白重錄音或Foley音效錄音狀態時所需要的就是儲存設備的寫入反應速度,通常如果寫入反應速度過慢錄音軟體就會自動跳開錄音動作;當在音效剪輯時,則需要從大約4TB的音效資料庫中搜尋合適的音效素材,這時候音效庫本身需要有夠大的儲存空間且要有快速的搜尋能力;到了混音階段時,所有的素材皆會合併至一個專案中,屆時會有數百軌音軌同時播放,甚至在終混階段時工作的參考影像已經會是接近放映品質2K或4K的影像母帶,這個時候就會需要有快速讀取播放的能力。

好多聲音在這次升級之前大多的使用都是DAS外接硬碟陣列的儲存方式,內部的資料交換及檔案備份則是使用NAS;在2015年好多聲音建置初期,那時候10GbE的網路規格及解決方案都尚未普及平價化,SAN的建置費用也是動輒數百萬,所以在當時不管是對白剪輯或是音效剪輯還是混音的儲存需求都還是使用DAS是最划算的選項,只不過考量到錄音室的管線配置大都是在吸音牆之內,建制之後抽換不易,所以在當初還是有先將內部工作網域的網路骨幹以Cat.6a(10GbE)的規格施作,所以嚴格說起來好多聲音的工作網域已是10GbE Ready的狀態了,但因為網卡及交換機的關係,實際運作的工作網路則是1GbE的速度,待日後技術成熟後一併升級升級成10GbE。 

導入QNAP的緣起以及更新後的差異

為何建構初期會想要使用QNAP TS-670 Pro作為工作用的NAS?

混音師高勤倫說道:聲音後製工作中檔案交換其實是非常頻繁的,當初因為各個工作電腦都是使用DAS工作,所以需要有一個每台電腦都能共同存取的檔案交換空間,再加上製作完的專案也需要封存備份,於是選擇了有兩個1GbE Port 且能做負載平衡的QNAP TS-670 Pro,這台NAS一共有6個硬碟槽,加上當時硬碟叫主流的規格為單碟3TB,於是我們便以RAID-5的方式設定後,如此一來我們的NAS一共有15TB的空間可供使用,15TB的容量在當初的使用上是相當足夠的,但經過這4年來的營運,好多聲音也累積了不少封存備份的專案,漸漸的這個15TB也不敷使用了。

主要是因為什麼原因選擇升級並使用QNAP TS-1685 NAS+Seagate IronWolf硬碟? 

其實在先前TS-670   Pro的使用經驗就已經不錯了,但隨著備份檔案量的累積,備份空間開始不足,加上原本TS-670 Pro硬碟槽是RAID-5全插滿的狀態,若要升級空間容量就必須抽換全部的硬碟換成單顆容量更大的磁碟陣列,當日後還需要漸進式的加大空間時仍然沒有插槽可用;QNAP TS-1685有著12個3.5吋硬碟槽及4個2.5吋SSD槽,硬碟則是選用6顆Seagate IronWolf 14TB超大容量NAS專用硬碟做RAID-6陣列,總容量共64TB,日後如果容量需要擴充也還有6個空的硬碟槽可共漸進式擴充,SSD的部分則是選用2顆Seagate Ironwolf 960GB NAS專用碟來做為系統快取;由於TS-1685本身就內建10GbE兩個網路埠,所以在我們原本的網路上10GbE Ready的系統下就可以直接發揮工作網路的最大效能,而且還有四個額外的網卡擴充槽,日後如果要再升級也可以不用擔心;而且TS-1685與之前使用的TS-670 Pro一樣,可透過網頁介面操作內建在NAS主機上的QTS檔案管理系統,因為這樣就不需要特別跑到機房裡設定與管理NAS,使用起來還蠻方便的。


這次從舊有的QNAP TS-670 Pro設備升級到QNAP TS-1685後工作流程有什麼實質上的幫助?

混音師楊以瑄說:在這次的更新中我們也一併將所有的工作電腦網卡從1GbE升級至10GbE的規格,也因此我們從10GbE Ready的網路系統直接變成了全10GbE的工作網路,拜整體網路速度提升與NAS讀寫速度大躍進之賜,我們便有機會將存在各別不同電腦DAS中專案資料全部都放在NAS上 面統一管理,單一專案可存放在同一個目錄中共同存取,專案檔不再是分散多台電腦各自儲存,即便是在不同的空間換了別台工作電腦,還是可以直接連上NAS立刻開始工作;我們也試著做一些新系統的壓力測試,把我們的音效資料庫放到新的NAS上共同存取與搜尋資料,讓每一台電腦透過10GbE網路同時地存取資料庫,TS-1685的表現也沒有讓我們失望;我想這次升級最大的幫助就是原本分散在各台電腦DAS上的資料能夠統整成一份,這樣便可讓專案檔交換與更新的次數降到最低,有效地降低了專案檔的連結錯誤問題以及節省了不少檔案管理的時間。

前面有提到原本放在DAS的工作專案全部轉換到NAS上,這樣的改變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混音師楊以瑄開心的說道:工作效率!由於原先頻繁的檔案交換次數已經大量的降低了,所以原本當檔案連結有錯時是需要以人工的方式一一確認排除問題,以及如果遇到大量的檔案更新或搬移時不免都會等上幾十分到一小時,在公司滿班的狀態下,一個人只有一台電腦,在電腦完成動作之前也無法進行下一個步驟;升級了新的NAS後,在操作跟使用上感覺已經根本機硬碟沒什麼差異了。

未來的可能性

如果未來還有儲存設備更新的可能,會打算更新或擴充哪些部分?或者還會有擴充的打算嗎?

混音師高勤倫說:以目前製作流程所需的的儲存需求已經相當足夠了,但相信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累積的專案封存或備份只會越來越多,所以未來儲存空間的擴充需求是一定會有的;除了容量外,更快的網路傳輸規格也是我們所期待的,目前影視產業最前端已經發展到了8K的影像解析度,甚至有部分的高端VR影片是採用雙眼6K的規格,當這些技術普及時,相信未來後期製作對於儲存與網路速度的需求會更高,等到25GbE或40GbE的光纖架構相關的配套措施平價化之後,或許我們就會有更新的可能,而且我們現在所使用的TS-1685也早已是25GbE/40GbE Ready的狀態了!(笑) 

好多聲音未來是否還會有其他領域拓展業務的計畫?或者是對未來的期許為何?

負責人陳建騏表示:一直以來好多聲音對於業務的方向都是開放的,影視聲音後製是技術服務也是創作,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作品,相信都能以我們的經驗、技術、創意提供全面性的服務;不管是商業案或藝術作品,都希望好多的聲音團隊能夠站在一個技術服務或創作者的角度替客戶解決問題甚至是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